2010/10/08 火焰熊貓鬥魚的飼育之樂 Enjoyment of Breeding in Betta channoides
文字:王忠敬
在1999年時,國內首次進口了一對口孵型原生鬥魚中的超珍夢幻品種---熊貓鬥魚(Betta albimarginata)!當時牠們豔紅的體色和精緻的外型,展現出另一番不同於其他口孵型原鬥般粗獷強悍的風味,不過那時精緻魚市場的狹隘,以及其令人望而卻步的天價,卻使之無法獲得大眾的青睞!直至隔了一、兩年後,國內貿易商再次引進了另一種和熊貓鬥魚血緣極為密切的品種,牠們被稱為「火焰熊貓鬥魚(Betta channoides)」!
火焰熊貓鬥魚在外觀上,與去年3月發行的34期「愛酷族」中所介紹之熊貓鬥魚極為相似,不過在學術分類上,牠們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品種。熊貓鬥魚是在1993年於印尼加里曼丹省(Kalimantan)婆羅洲(Borneo)的塞布古區(Sebuku basin)被捕獲,而火焰熊貓鬥魚則是在隔年(1994),才於婆羅洲的馬哈卡穆河(Mahakam River)中被發現,不過兩者皆在同年被Kottelat以及P.K.L.Ng共同發表,想必牠們的確有一定的近似處。
兩者主要的外觀差異其實並不顯著,牠們幾乎有著相同的體型與大小、栗紅的體色,以及各鰭外緣醒目的白色外框;然而火焰熊貓鬥魚在背鰭外緣上僅多有著白色細框,並無黑色區塊分布在白框之內,這是兩者間較明顯的差別。此外,牠們的體色也和居住的水質環境有很大關聯。牠們棲息的水域多為流速和緩的地帶,水質因落葉的堆積而呈現茶褐色的酸性軟水。棲息在其中的野生雄性個體多呈現色彩鮮明的赭紅色,雌性則多為黃褐色;在人為飼養的環境中,假若能以草泥丸、泥炭苔或欖仁葉來調整水質,同樣能夠使牠們的身上紅豔色彩發揚到極致!
繁殖方式
本種在飼養上不但容易,在繁殖上比起其他原鬥還說,更容易讓人有成就感;在飼養過程中,一對成熟的公母魚很輕易地就可以配對成功。
首先公魚會展開一連串追求母魚的行動,並在母魚面前誇耀著自身的鮮豔體色,隨後便引導母魚到一個較為隱密的地點,如落葉下、沈木、空心磚,甚至是利用海綿過濾器的後方來進行繁殖的動作。在一陣環抱後,牠們會漸漸沈至缸底進行更深入的纏繞交配動作。
在纏繞的過程中,母魚會開始排放卵粒,而公魚則將其授精,並將授精卵以臀鰭盛接;緊接著母魚會先將魚卵銜入口中,之後才將其全數交由公魚的口中孵育。不過牠們一次纏繞後所產下的卵量,並不像其他較大型的口孵型鬥魚那樣多,通常只有一顆,而公魚一次則可以含下20~30顆魚卵,意指牠們可能需經過多次的纏繞動作才算完成一次繁殖。此外,有趣的一點是,在公魚將魚卵授精後的這段過程中,不時可見母魚將魚卵反覆吞吐,而公魚上前爭搶魚卵的情事出現。其發生原因尚不明朗,不過最後魚卵還是會全數交由公魚的口中孵育則是不爭的事實。
公魚在這段口孵期間並不會進食,一直到兩週後,魚卵在口中孵化並成長至一定的大小,公魚才會將魚苗吐出,讓其自由游動。這時的魚苗已可以接受剛孵化的豐年蝦苗,因此在餵食上並無困難。
雖然目前火焰熊貓鬥魚和熊貓鬥魚多半身價不斐,且不常有引進的紀錄,但牠們極富鮮豔與精巧的外型、有趣的肢體語言、獨特的繁殖模式,以及偏低的飼養難度,在目前眾多的原鬥品種中,牠們絕對都是最適合玩家及初學者嘗試飼養的對象之一!